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实施《药品管理法》加强药包材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时间:2024-06-26 11:34:16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20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实施《药品管理法》加强药包材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药监局


关于实施《药品管理法》加强药包材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药监注[2001]5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保证药品质量,确保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于2001年12月1
日起正式实施,新法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以下简称“药包材”)的监督管理
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现就有关药包材监督管理的衔
接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从2001年12月1日起,申请新药、仿制
药注册时,申报单位应按规定提供选用药包材的《药包材注册证》或《进口药包材注册证》
的复印件、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资料,在申报药品时一并审批。

二、药品生产企业在选用药包材时除了要选用已批准的药包材外(已批准的药包材品种
目录可查阅我局SDA网站),还应结合具体药品品种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关于稳定
性指导原则有关规定做好稳定性试验和有关研究工作,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的质量(12月1
日前已购进的药包材使用完为止)。

三、按我局21号令及“关于实施《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加强药包
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药管注〔2000〕462号)有关规定和要求,各省(区、市)药品监
督管理局要抓紧做好原有的《许可证》的换证工作,其换证工作仍定于2002年底前全部完
成。

四、按我局有关规定,为保证药品质量,从2002年1月1日起,生物制品、血液制品、
冷冻干燥抗生素粉针剂要停止使用天然胶塞作为包装,其他所有药品于2005年1月1日起
停止使用淘汰的天然胶塞作为包装。

五、为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从2002年1月1日起,取消《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
办法》(局21号令)中所列Ⅰ、Ⅱ、Ⅲ类药包材的立项审批,药包材生产企业按药包材注册
有关规定可直接按程序申请药包材注册;取消局21号令第十五条有关使用进口药包材备案
的规定,凡取得《进口药包材注册证》的进口药包材即可在我国销售,药品生产企业可结
合具体药品品种选用。

特此通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山东省禁止赌博条例》的决定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山东省禁止赌博条例》的决定


(2002年3月19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002年3月19日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2号公布)



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定,废止《山东省禁止赌博条例》。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摘要: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某些事实清楚、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并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刑事案件时,所适用的比普通程序简化的审判程序。简易程序的设置在当今世界各国十分普遍,而且适用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刑事案件发案率呈上升趋势。为合理分配有限的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我国1996年修正刑事诉讼法时增设了简易程序,符合司法实践的客观需要。2012年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进一步扩大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将简易程序审判的案件范围修改为“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认罪案件”

本文的撰写是为贯彻落实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的要求,保证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出庭支持公诉工作和诉讼监督工作顺利开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意义
检察机关派员出席简易程序公诉案件的法庭审理,是立法对现行刑事审判制度的完善,对于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保障公平正义、增强司法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简易程序案件公诉人出庭,从工作强度、工作模式、诉讼程序等方面都是新的任务和挑战。因此,认真做好简易程序案件公诉人出庭工作,是法、检两院适应新要求、强化新理念、应对新挑战的重要任务。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充分认识开展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最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一指导下,切实通过工作实践,积累经验、完善机制、探索方式方法,为全面贯彻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做好充分准备。
二、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特点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简易程序有以下的特点为:
1、只适用于第一审程序。简易程序不适用于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相比之下,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相对复杂、重大。
2、只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案情简单、影响较小、处罚较轻的刑事案件。只有这些案件才具有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的条件。刑事诉讼法将性质严重、影响较大的案件划归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因此相对重大、复杂、疑难的刑事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3、简易程序的具体内容是对第一审普通程序的相对简化。比如简化审判组织、简化审判程序等。这些简化都由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并不是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当事人任意决定的。
4、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于2003年3月14日发布的《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规定,也应适用于自诉案件的审理。
5、审理期限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3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三、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应注重的环节
(一)把握出庭案件范围
1.对于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
易程序审理,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1)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
罚金的案件;
(2)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3)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
议;
(4)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1)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
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2)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3)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4)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
序有异议的;
(5)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
(二)探索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办理工作机制
1.程序的启动。检察院应当加强与同级公安机关的协调,对符合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案件建议相对集中移送审查起诉;应当安排专人办理符合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案件;对符合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案件,要充分向被告人说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后果,讯问其是否同意适用;被告人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应当相对集中向法院提起公诉,并以书面方式向法院提出适用简易程序的建议。法院对符合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案件应当确定专人承办;对检察院建议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向被告人进一步核实其是否同意;对检察院没有建议适用简易程序,但法院认为符合条件决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及时通知检察院;对被告人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确定相对集中的开庭审理时间;必要时,可以在庭审前集中召集控辩双方召开庭前会议,对非法证据等问题作出处理。
2.法庭审理。检察院对起诉书和公诉意见应当简要宣读;对案件证据应当进行归纳,概括出示;应当注意法庭讯问和法庭辩论的节奏和效率;应当提出明确的量刑建议。法院应当询问被告人对指控犯罪事实的意见,告知被告人适用简易程序的法律规定,确认其是否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应当提高庭审效率;应当保障被告人最后陈述的权利;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尽快作出裁判。
3.简易程序的转化。检察院在提起公诉后,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及时通知法院;在庭审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当庭或建议休庭后提出。法院在庭审前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及时通知检察院;庭审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当庭或宣布休庭后决定转化为普通程序审理。检察院对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决定进行监督。对于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在实践中又如何操作,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只作了简单规定。仍存在着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后应遵循下列程序:
(一)人民法院对于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的案件,应当作出决定,书面通知人民检察院,对起诉书已送达被告人的,还应当通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由于人民法院是诉讼的裁决者,因此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决定应当执行。实践中往往是人民法院只口头通知人民检察院,甚至没有通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这是不严肃和错误的,不能充分保证被告人的辩护权。  
(二)人民法院决定转为普通程序审理后,应即时将人民检察院移送的案件材料全部退回,人民检察院应按普通程序重新移送。人民检察院对按两种不同程序提起公诉的案件,在起诉书的制作和案卷的移送方式上都有区别,所以人民检察院有必要按普通程序的要求重新提起公诉。实践中存在着人民检察院只把案件抱回,然后只等开庭,而不重新移送材料,这与法律规定按普通程序重新审理相违背,将造成既不是简易程序审理,也不是普通程序审理的怪现象。  
(三)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重新按普通程序移送的案件,仍应第一审的普通程序进行审理,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不能以在按简易程序审理时完成了有关程序而简化有关程序。要充分保障被告人履行其应有的诉讼权,特别是相应规定的时间要保证。针对这一点,实践中由于司法机关往往怕麻烦,加上对被告人诉权保护的观念不强,而不严格遵循普通程序的规定。
(四)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期限。《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三十条规定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应当从决定转为普通程序之日起计算。《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应当从收到人民法院有关案件材料之日起计算。仔细比较,二者的规定是有一定区别的。人民法院决定转为普通程序审理后,应当把案卷材料退回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重新按普通程序移送材料时,应当给予适当的时间,而这个时间计入人民法院审理的时间,显然不合适。但人民检察院又以此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也显然过长。笔者认为,规定人民检察院在法院决定转为普通程序审理后十日内向人民法院重新提起公诉比较为宜。同时,人民法院应从重新收到人民检察院移送的材料后开始计算审理时间。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既涉及侦查环节,又涉及起诉和庭审环节,法院、检察院要统一思想、加强协调配合,上一级法院、检察院要积极采取措施,为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法院、检察院应加强请示汇报,上一级法院、检察院应加强指导协调,及时梳理、总结相关经验做法。

参考文献:《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刘玫 著
     《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第二卷2012年版

河北景县人民检察院  吴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