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广东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时间:2024-05-27 04:02:0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12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广东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优化生态环境,规范森林公园的管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利用、管理和资源保护,以及在森林公园游览、休闲、科学考察和进行文化教育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按照法定程序批准设立,可供人们游览、休闲、科学考察和进行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地域。

第三条 森林公园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社会公益事业。

第四条 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应当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统筹规划、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将森林公园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 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森林公园管理工作。

市、县(含县级市,下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森林公园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国土、环保、城乡建设、水利、文化、物价、工商、海洋渔业、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森林公园有关管理工作。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负责森林公园的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 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资金实行多渠道筹集、分级管理,接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管理与监督。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森林公园管理机构人员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区分不同情况,按照财政供给原则确定资金来源渠道。



第二章 设立与建设



第八条 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省森林资源的总体状况,编制全省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规划,经征求国土、环保、城乡建设、水利等有关部门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森林公园的设立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设立森林公园应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

第九条 森林公园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

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

设立省级森林公园,由申请人提出申请,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设立市、县级森林公园,由申请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地地级以上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同级人民政府和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设立森林公园的审批,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设立森林公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全省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规划;

(二)面积不得少于一百公顷、森林覆盖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七十,但是城区和有特殊保护、开发价值的地域除外;

(三)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达到国家规定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三级标准以上;

(四)森林、林木、林地权属清楚,界线明确;

(五)可行性报告获得论证通过;

(六)有相应的管理组织和技术、管理人员;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省级森林公园面积不得少于二百公顷,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达到二级标准以上。

第十一条 申请设立森林公园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森林、林木、林地以及其他土地的权属证明材料;

(三)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报告、可行性报告和森林风景资源景观照片、光盘等影像资料;

(四)管理组织的职责、制度和技术、管理人员配置等情况的说明材料。

第十二条 利用国家所有的森林、林木以及集体所有或者个人承包的森林、林木、林地设立森林公园的,应当经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同意,利用国家所有的林地设立森林公园的,应当经使用权人同意,并依法签订书面协议,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三条 申请设立省级森林公园的,地级以上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书面决定。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书面说明理由。

申请设立市、县级森林公园的,地级以上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书面决定。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申请人应当自批准之日起十八个月内,按照国家的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要求,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单位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十五条 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坚持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原则,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充分保护现有森林植被;

(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持生态平衡;

(三)以自然景观为主,严格控制人造景点的设置;

(四)严格限制永久性设施的建设。

除森林公园道路建设外,规划用于工程设施建设的用地不得超过森林公园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三。

第十六条 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报批准设立森林公园的地级以上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免费查阅。

经批准的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不得擅自变更。因保护和建设确需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进行调整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审批,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十七条 森林公园内不得建设破坏森林资源和景观、妨碍游览、污染环境的工程设施,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和游览区内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森林风景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逐步迁出。

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的选址和设计方案,应当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报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工程设施,需要将林地转为非林业建设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建设项目竣工后,由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 森林公园建筑物的高度、色彩和建筑风格等应当与景观相协调,在游览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建设人文景观或者景点。

森林公园的天然林应当予以保护,人工营造的纯林应当按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树种调整和改造,提高其游览、观赏价值和综合效能。

第十九条 森林公园设立后,因特殊原因确需改变管理机构、经营范围以及界线,或者分立、合并、撤销的,应当按照设立程序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三章 资源保护



第二十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依法保护自然资源和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未设立森林公园管理机构的,森林公园开办者设立的管理组织(以下简称“管理组织”)应当在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森林公园的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或者管理组织应当对森林公园内的古树名木、文物、历史遗迹、古建筑、重要景观等进行调查、鉴定、编号登记,建立档案,设立保护标志。

第二十二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或者管理组织应当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定期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建立档案,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野生植物的原生地设立外围保护地带或者设置保护设施。

第二十三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或者管理组织应当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林木,保持当地森林景观优势特征,提高森林风景资源的观赏价值。

第二十四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或者管理组织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调查、监测和预防;发现疑似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等异常情况的,应当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报告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或者管理组织应当建立护林防火责任制度,配备防火设施、设备,设置防火标志牌,划定禁火区和防火责任区,制定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第二十六条 森林公园内禁止下列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一)猎捕和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二)砍伐、损毁古树名木、珍贵树木和其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三)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破坏景观的行为;

(四)排放超标的废水、废气和生活污水以及乱倒垃圾和其他污染物;

(五)新建、改建坟墓;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七条 在森林公园林地范围内修筑游客安全防护设施,在游览区内修筑游客步行游览观光道路,需要占用林地的,应当经地级市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森林公园内进行工程项目建设以及搭建临时设施的,应当对周围景物、景点、水体、地形地貌、林草植被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在竣工后及时清理现场,恢复原状。

第二十九条 在森林公园设置、张贴广告应当依照广告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破坏自然景观。

第三十条 进入森林公园从事教学、科研、考察、采集标本或者开展影视拍摄等活动,应当经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同意,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办理审批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从事上述活动搭建临时设施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并在活动结束后十五日内拆除,恢复原状。

从事前款规定活动的,不得破坏森林公园生态环境。



第四章 利用与管理



第三十一条 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定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和规范,推行标准化管理。

第三十二条 森林公园的经营权或者项目经营权可以依法进行流转,流转后的建设和管理应当符合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以国有森林资源为主体设立的森林公园,其经营权或者项目经营权依法进行流转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评估,并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流转应当采取招标投标方式。

以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林地为主体设立的森林公园,其经营权或项目经营权的流转应当经原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的同意,并签订协议,报原批准设立森林公园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森林公园经营者不得擅自改变森林公园性质和隶属关系。

第三十四条 在森林公园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在指定区域进行。

第三十五条 森林公园应当开设资源科学宣传展示馆(室),建立景观景物说明介绍系统。

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游览安全;科学合理地确定游览线路和各景区、景点的游客容量,制定疏导游客的具体方案,设置路标路牌和安全警示等标识标志,定期检查险要旅游路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禁止超过游客容量接纳游客和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区域开展游览活动;游客数量接近游客容量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发布通告限制游客进入森林公园。

第三十六条 进入森林公园的游客应当遵守公共管理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采挖花草、树根;

(二)毁损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设备;

(三)随地吐痰、便溺,抛弃塑料品、金属品或者其它废弃物;

(四)在禁火区吸烟和使用明火,在非指定区域生火烧烤、焚烧香烛、燃放烟花爆竹;

(五)在树木、岩石、古迹、建筑物以及设施上刻画;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七条 森林公园的资源和设施可以有偿使用。

森林公园的门票和园内交通运输服务价格等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按照价格管理有关规定报上一级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和森林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九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加强对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依法应当经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或者将林地转为非林业建设用地未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拆除,依法予以处罚。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在森林公园内从事破坏森林资源活动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在施工中未采取保护措施,造成景物、景点、水体、地形地貌、林草植被被破坏或者工程竣工后未及时清理现场、恢复原状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在森林公园内设置、张贴广告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拆除,依法予以处罚;造成自然景观破坏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未经批准进入森林公园从事教学、科研、考察、采集标本等活动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未经批准开展影视拍摄等活动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未及时拆除临时设施、恢复原状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森林公园经营者擅自改变森林公园性质和隶属关系的,由其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在指定区域以外进行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活动,并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由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刻画、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由于过度开发或者经营管理不善致使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下降达不到相应级别森林公园要求的,由原批准机关给予降级或者撤销森林公园命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森林公园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履行监督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委托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实施。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实施处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施行前已设立的森林公园存在林权争议的,按照国家和省林权争议调解处理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铁路旅客人身伤害及自带行李损失事故处理办法

铁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第12号
铁道部2003年8月1日发布 2003年9月1日施行

铁路旅客人身伤害及自带行李损失事故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及时公正处理旅客人身伤害及自带行李损失事故,维护旅客合法权益,依据国务院关于《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国函[1994]81号文)和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铁路和其他铁路与国家铁路办理直通运输业务过程中发生的旅客人身伤害及自带行李损失的赔偿处理。合资铁路、地方铁路等其他铁路运输企业管内发生的同类事故处理可比照本办法办理。
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未经车站、列车同意乘车的无票人员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其抢救程序比照本办法办理。
第三条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车站、列车工作人员均应本着对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有利于抢救的措施,尽力予以救助。
第四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处理单位应当本着实事求是、依法办理的原则,积极负责地处理事故。

第二章 旅客人身伤害事故的种类与等级

第五条 旅客人身伤害按程度分为三种:
(一)轻伤:伤害程度不及重伤者。
(二)重伤:肢体残废、容貌毁损、视觉、听觉丧失及其器官功能丧失参照司法部颁发《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见附件7)。
(三)死亡。
第六条 旅客人身伤害事故分为六类:
(一) 轻伤事故:是指只有轻伤没有重伤和死亡的事故。
(二) 重伤事故:是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三) 一般伤亡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人至2人的事故。
(四) 重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
(五) 特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0人至29人的事故。
(六) 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

第三章 现场对发生旅客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

第七条 在站内或旅客列车上发生旅客人身伤害时,列车长或车站客运主任(三等以下车站为站长,以下同)、客运值班员应当会同铁路公安人员查看旅客受伤程度,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列车上受伤旅客需交车站处理时,应提前通知车站做好救护准备工作。
旅客列车或车站发生三人以上食物中毒时,列车长、车站客运主任(站长)应当及时通知前方停车站或所在站卫生防疫部门和公安部门,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发生旅客人身伤害人数较多时,应当封锁事故现场,禁止与救援、调查无关的人员进入。
发生旅客伤亡人数较多的事故,车站、列车认为必要时,应请求地方政府协助组织抢救。
第八条 发现旅客在区间坠车时应当立即停车处理(特快列车不危及本列车运行安全时除外)。在不具备停车条件或迟延发现时,列车长应当通过运转车长通知就近车站派人寻找。同时,列车长应在前方停车站拍发电报,向事故发生地所属分局(铁路局)和列车担当铁路分局和铁路局主管部门报告。
第九条 发生旅客人身伤害事故时,列车长、车站客运主任应当会同铁路公安部门及时勘验事故现场,检查旅客所持车票的票种、票号、发到站、车次、有效期及加剪情况等;收集不少于两份同行人或见证人的证言和有关证据并保护好有关证据材料。
收集证人证言时,应当记录证人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内容。证言、证据应当准确、真实,并能够证明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
第十条 列车上发生旅客人身伤害事故,应当将受伤旅客移交三等以上车站(在区间停车处理时为就近车站)处理,车站不得拒绝受理。列车向车站办理移交手续时,编制客运记录一式两份(一份存查,一份办理站、车交接),连同车票、旅客随身携带品清单、证据材料一起移交。旅客人身伤害事故系因殴斗等治安或刑事案件所致,列车乘警应在客运记录上签字。
第十一条 因特殊情况来不及编写记录的,列车长必须指派专人下车与车站办理交接,并必须在三日以内向事故处理站补交有关材料。
当次列车因故未能将受伤旅客及有关材料及时移交,旅客在法定时限内向铁路运输企业索赔且能够证明伤害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发生列车应本着方便旅客的原则,移交旅客就医所在地车站或旅客发、到站处理,被移交站应当受理。
第十二条 车站对本站发生、发现或列车移交的受伤旅客应当及时送附近或有救治条件的医院抢救。送铁路医院时可凭加盖有车站或客运室公章的客运记录与医院办理就医手续。送地方医院须先缴纳押金时,可用站进款垫付。动用站进款时,填写或补填“运输进款动支凭证”(财收—29),5日内由核算站或车务段财务拨款归还。
第十三条 受伤旅客住院期间的生活费由旅客垫付,如旅客或其家属确有困难,经事故处理站站长(车务段长)批准,用站进款垫付,待事故责任明确后,依法由责任人或责任单位承担。
第十四条 受伤旅客在现场抢救无效死亡或在站内、区间发现的旅客尸体,经公安机关或医疗部门确认死亡后,车站应当暂时派人看守并尽快转送殡仪馆存放。对死者的车票、衣物等应当妥善保管并通知其家属来站处理。如死者身份、地址不清或家属不来时,或死亡原因系伤害致死需立案侦查时,可根据公安机关的意见处理死者尸体,必要时应对尸体做法医鉴定。尸体存放原则上不超过七天。

第四章 事故通报

第十五条 车站、列车发生旅客人身伤害事故时,应当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铁路分局、铁路局主管部门拍发事故速报,条件允许时,应当先用电话报告事故概况。发生重大及以上伤亡事故时,应当逐级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事故速报内容包括:
(一)事故种类;
(二)发生日期、时间、车次;
(三)发生地点、车站、区间里程;
(四)伤亡旅客姓名、性别、国籍、民族、年龄、职业、单位、住址,车票种类、发到站、票号、身份证号码;
(五)事故及伤亡简况。
第十六条 在站内或区间线路上发现有坠车旅客时,发现或接到通知的车站应当迅速通报有关列车。有关列车接到通报时,应当立即调查情况,收集包括证人证言在内的证据材料和旅客携带品并在三天内向事故处理站移交。

第五章 事故处理工作组及其工作

第十七条 发生旅客人身伤害事故,应当成立事故处理工作组。事故处理工作组由以下单位和人员组成:
(一)事故处理站(车务段)或其上级主管部门;
(二)事故责任单位或发生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
(三)事故处理站公安派出所;
(四)与事故处理有关的单位或人员。
第十八条 事故处理工作组组长一般情况下由事故处理站(车务段)的站长(段长)担任;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事故发生地所在铁路分局的分局长为组长。发生特大和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时,事故发生地所在铁路局局长为组长。
第十九条 事故处理工作组组长单位负责如下工作:
(一)办理受伤旅客就医事宜;
(二)收集事故有关资料,建立案卷;事故案卷中应有:客运记录、证人证言、车票、医院证明、现场照片或图示、寻人启示、公安部门现场勘验笔录、鉴定结论和处理尸体意见等;
(三)查实伤亡旅客身份,通知伤亡旅客家属或发寻人启示;
(四)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事故原因,确定责任单位;
(五)处理死亡旅客尸体;
(六)与旅客或其继承人、代理人协商办理赔付;
(七)其他与事故处理有关的事宜。
第二十条 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召开事故调查分析会。铁路分局应派员参加重大伤亡事故调查分析会;铁路局应派员参加特大、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分析会。
应由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处理的旅客伤害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 事故处理费用

第二十一条 旅客受伤需治疗时,医疗费用按实际需要,凭治疗医院单据,由铁路运输企业承担,但其标准一般最高不超过赔偿金限额。如旅客人身伤害系法律、法规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免责的,其医疗费用由旅客承担。
旅客自身责任或第三人责任造成的人身伤害,由责任人承担。第三人不明确或无力承担时,由铁路运输企业先行赔付后,向第三人追偿。
第二十二条 旅客受伤治疗后身体部分机能丧失,应当按照机能丧失程度给付部分赔偿金和保险金(具体见附件8)。旅客身体两处以上受伤并部分机能丧失的,应当累加给付,但不能超过赔偿金、保险金最高限额。旅客受伤治愈后无机能影响,在赔偿金、保险金最高限额的5%以内酌情给付。旅客死亡按最高限额给付。
第二十三条 如铁路运输企业能够证明旅客人身伤害是由铁路运输企业和旅客的共同过错造成的,应当相应减轻铁路运输企业的赔偿责任。
第二十四条 因处理事故需要发生的其它费用(如看尸、验尸、现场勘验、寻人启事等与事故处理直接有关的支出)一并在事故处理费中列支并在事故处理报告上列明。
第二十五条 因事故产生的保险金、赔偿金、医疗费用、其他费用,有责任单位(铁路运输企业其他部门责任时,转责任单位所属铁路分局)的,由处理事故分局将以上费用转帐给责任单位。无责任单位的,转事故发生单位。
第二十六条 事故责任涉及两个以上单位时,其事故处理费用由责任单位共同分担,分担比例按责任轻重由事故处理工作组确定。

第七章 事故赔付程序

第二十七条 对伤亡旅客的赔偿一般应当于治疗结束或尸体处理完毕后进行。由旅客或其继承人、代理人(代理人应当出具被代理人的书面授权书)提出“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赔偿要求书”(见附件1),并出具治疗医院的证明,作为事故处理站办理赔偿,确定给付赔偿金数额的依据。
第二十八条 事故处理工作组接到“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赔偿要求书”后,应当尽快与旅客或其继承人、代理人协商办理赔偿。办理赔偿应当编制“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最终处理协议书”(见附件2),事故处理各方对协议书所载内容无异议后签字并加盖“事故处理专用章”(见附件5)生效。同时,开具“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赔付通知书”(见附件3),及时将赔偿金、保险金支付给旅客或其继承人、代理人。
第二十九条 需向事故责任或发生单位转帐时,由铁路分局财务部门开具转帐“通知书”(会凭7),连同“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最终处理协议书”转送事故责任或发生单位。事故责任或发生单位接到转帐“通知书”等资料后,应当于10日内将费用转拨事故处理分局。超过10日时,每超过1日,按应付费用的0.5%支付滞纳金。
第三十条 事故案卷一案一卷,由事故处理站、段保管,案卷保存期为5年。


第八章 责任划分

第三十一条 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责任分为旅客自身责任、第三人责任、铁路运输企业责任及其他。
旅客违反铁路安全规定,不听从铁路工作人员引导、劝阻等违法违章行为或其他自身原因造成的伤害,属于旅客自身责任。
由于铁路运输企业人员的职务行为和设施设备的原因,给旅客造成的伤害,属于铁路运输企业责任。
由于旅客和铁路运输企业合同双方以外的人给旅客造成的损伤,属第三人责任。
非上述三种责任造成的伤害,属于其他。
第三十二条 铁路运输企业责任分为客运部门责任和行车等其他部门责任。客运部门责任分为车站责任和列车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车站责任:
(一)旅客持票进站或下车后在检票口以内因组织不当造成伤害的;
(二)缺乏引导标志或有关引导标志不准确而误导旅客发生伤害的;
(三)车站设备、设施不良造成旅客伤害的;
(四)车站销售的食物造成旅客食物中毒的;
(五)因误售、误剪不停车站车票造成旅客跳车的;
(六)在规定停止检票后继续检票放行或检票放行时间不足,致使旅客抢上列车造成伤害的;
(七)因违章操作、管理不善造成火灾、爆炸,发生旅客伤害的;
(八)事故处理工作组有理由认为属于车站责任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列车责任:
(一)由于车门未锁造成旅客跳车、坠车或站内背门下车造成旅客伤害的;
(二)因列车工作人员的过失,致使旅客在不办理乘降的车站(包括区间停车)下车造成人身伤害的;
(三)由于组织不力,旅客下车挤、摔造成伤害的;
(四)车站误售、误剪车票,列车未能妥善处理造成旅客跳车伤害的;
(五)因列车报错站名致使旅客误下车造成伤害的;
(六)因列车工作人员的过失造成旅客挤伤、烫伤的;
(七)因餐车、售货销售的食物造成旅客食物中毒的;
(八)因违章操作、管理不善造成火灾、爆炸,发生旅客伤害的;
(九)因列车设备不良造成旅客人身伤害的;
(十)事故处理工作组有理由认为属于列车责任的。
事故处理工作组认为两个以上单位都负有责任时,可列两个以上的责任单位。
其他部门责任:
铁路运输企业的其他部门责任造成旅客伤害的。
第三十三条 对事故责任划分有争议时,事故处理工作组应将调查报告、事故案卷、处理意见等有关资料报事故发生和事故处理单位共同的上级客运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客运主管部门裁决。
第三十四条 发现对事故定性不准确、处理不符合规定时,上级客运主管部门可以责令重新审查或纠正。
第三十五条 事故处理完毕后,事故处理工作组应当出具“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定责通知书”(见附件4)寄送事故责任单位并抄知其上级客运主管部门。

第九章 调查报告与统计

第三十六条 事故处理站(车务段)在事故处理完毕后3日内向分局客运主管部门报告。一般伤亡事故及以上事故处理完毕后,事故处理和发生单位应逐级向上级客运主管部门报送“事故调查处理报告”。重大及以上伤亡事故由铁路局签署意见后报铁道部客运主管部门。
第三十七条 各铁路局于每月10日以前将上月、每年1 月10日以前将上年度本局处理的旅客人身伤害事故填写“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统计表”(见附件6)报铁道部。

第十章 旅客自带行李损失处理

第三十八条 由于铁路运输企业过错造成旅客自带行李损失时,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赔偿最高不超过国务院规定的赔偿限额。
第三十九条 铁路运输企业对旅客的货币、金银、珠宝、有价证券或者其他贵重物品所发生灭失、损坏不负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 办理旅客自带行李损失赔偿时,由旅客或其继承人、代理人向铁路运输企业提出可确认的证据。处理时使用“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最终处理协议书”,由事故处理协商各方签字结案。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各铁路局在不违反本办法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补充规定,补充规定应报铁道部备案。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铁路旅客人身伤害及携带行李损失事故处理办法》(铁运[1995]52号文)同时废止。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铁道部负责解释。


附件:1.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赔偿要求书
2.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最终处理协议书
3.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赔付通知书
4.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定责通知书
5.事故处理专用章
6.铁路旅客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统计表
7.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8.旅客人身伤害支付赔偿金、保险金百分率表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划转及代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划转及代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

1994年5月5日,中国农业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哈尔滨、沈阳、西安、武汉、广州、长春、南京、成都市分行:
现将《划转及代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各行要结合有关文件认真学习贯彻。从1994年6月30日开始,各行要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会计科目和应划转的业务范围,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正式建帐核算,农业银行各级行在划转农业发展银行业务以前,并要进行半年会计决算。决算报表反映的余额应是划转后的余额。在划转及建帐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总行反映。

附:划转及代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会计核算暂行办法
为顺利组建农业发展银行,准确划转帐务,规范委托代理业务的核算,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业务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实行独立核算。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规定
(一)帐务划转及委托代理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规定的业务界定,不得擅自扩大和缩小政策性业务范围。
(二)在未组建农业发展银行营业机构以前,凡属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除由建设银行代理外,均由农业银行代理。凡有代理业务的农行各机构,均要设立代理业务核算专柜或配备专人负责代理业务内部核算管理工作。凡属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活动,都应纳入农业发展银行会计核算体系中来,不得与农业银行自身经营活动相混淆。
(三)代理的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要自成核算体系,统一使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规定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会计记帐方法和核算原则均按现行金融财会制度执行。
(四)对代理行的代理业务,农业发展银行按规定付给一定的手续费或按一定比例计算分摊成本费用(具体办法另行确定)。
(五)代理行对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独计算损益,凡是与代理行分开的各项收支均应按会计制度规定单独记帐和核算,难以分开的收支项目可按规定分摊后定期计入相应帐户。
(六)代理行与农业发展银行资金存贷差要定期清算,未清算期间资金要有偿使用,并视同同业往来款项进行管理核算。
(七)农业银行要在6月30日统一规定的时间向农业发展银行划转帐务。凡有划转政策性资产帐务的农行营业单位,在按规定划转相应存款帐务、信贷基金帐务后的差额,以“同业存放款项”科目为划转平衡科目。
(八)在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帐务划转前,各级行对应属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资产、负债、财务收支等进行全面、认真的清理核实,要组织计划、信贷、存款、会计等有关部门和人、农、发等有关行参加,对确属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要按科目归属抄列清单、登记造册。
(九)划转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涉及到企业单位(开户)资金的归属,特别是企业存款的归属,各行在清查和分帐时要严格掌握政策界线。凡属与政策性贷款相对应的存款,都应作为政策性业务存款纳入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核算。有政策性贷款的企业,必须在农业发展银行开设政策性存款帐户,政策性存款必须按规定使用,不得转移或挪作他用。
(十)农行营业所原则上也应分帐核算,个别业务量较少,或政策性贷款采取“下贷上转”或“上贷下转”的办法由县级以上主管行集中办理的,可以不实行分帐核算。
(十一)帐务分开后,凡属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会计凭证都应加盖“代理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戳记,以示区别,会计档案单独进行装订保管,未设立农业发展银行的要由代理行代为保管,设立农业发展银行的要移交给发展银行自行保管。
(十二)贷款企业的借款在划转帐务时移交给农业发展银行,无借据或借据不全的,要登记造册,清查核实,落实划转后的债权债务关系,并由移交行补制借据。
(十三)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按规定划转的帐务,直接转入农业发展银行相应会计科目。

二、划转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核算
在规定的日期划转分设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时,可用特转传票作划转凭证,农业银行以“存放同业款项”或“同业存放款项”作资金划转平衡科目,农业发展银行以“存放农行款项”或“农行存放款项”科目作资金划转平衡科目,按双方资金科目归属进行对应划转。
(一)政策性存款的帐务划转
当农行某营业机构划转某企业政策性存款时作特转传票一式多联,并加盖“帐务划转”戳记,会计分录:
借:企业单位存款
A企业存款×××
B企业存款×××
X企业存款×××
贷:同业存放款项×××
(二)政策性贷款的帐务划转
当农行某机构划转企业政策性贷款业务时,做特转传票一式多联,加盖“帐务划转”戳记,会计分录:
借:存放同业款项×××
贷:××贷款
A企业贷款×××
B企业贷款×××
X企业贷款×××
(三)资本金的帐务划转
当农行某机构按规定把资本金给农业发展银行时,做一式多联特转传票,并加盖“帐务划转”戳记。会计分录:
借:实收资本×××
贷:同业存放款项×××
(四)财务收支的帐务划转
财务收支以划帐日为界,划帐日之前全部纳入农业银行财务收支;划帐日之后由农业发展银行单独计算财务收支,其中,利息收支截止日为6月20日。
实行权责发生制办法以后形成的应收利息,仍在农业银行反映,不予划转,待实际收回时冲减;以前年度实行收付实现制形成的,反映在表外科目的应收利息,按划转资产的归属抄列清单,由农业发展银行建帐。
(五)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帐务划转
缴存存款准备金按划转日应交存款准备金的口径计算后,填制一式多联特转传票,并加盖“帐务划转”戳记。会计分录:
借:存放同业款项×××
贷:缴存中央银行一般性存款
(六)呆帐准备金的帐务划转
1993年底呆帐准备金结余部分和1994年新提呆帐准备金均按划帐日政策性贷款占总贷款比重划转。会计分录:
借:呆帐准备金×××
贷:同业存放款项×××
如反映红字的,也按此比例分摊。
如有在年初提足全年呆帐准备金的,应首先冲回半年部分,再按比例划转。下半年再按规定比例补提。
(七)固定资产的帐务划转(划转人员时使用)
划转固定资产时,应按有关规定标明划转资产种类、资产原值、已提折旧等有关内容,开出资产调拨单。同时应办理资产转户手续。划转时,会计分录:
借:存放同业款项×××
贷:固定资产×××
借:累计折旧×××
借:实收资本一固定资本×××
贷:同业存款款项×××
(八)递延资产的帐务划转
随人员划转相应未摊销的家具用具,办公桌椅等低值易耗品时,应标明划转的种类和原值,划转时会计分录:
借:存放同业款项×××
贷:递延资产×××
其他凡应划转给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亦比照上述办法处理。
帐务划转完毕,应平衡资金,编制划转科目对照表,逐项逐户抄列清单(可用划转凭证代),移交借据清单。农业发展银行按科目归属设置建立新帐。

三、代理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核算
(一)企业存款业务的核算
农业发展银行的企业存款是有政策性业务的企业在农业发展银行的存款,主要来源于派生存款和由于政策性购、销、调、存收回的结算存款。
1.企业存入现金时,农行会计分录:
借:现金×××
贷:同业存放款项×××
代理农业发展银行的会计分录:
借:存放农行款项
贷:企业单位存款×××
××企业×××
2.企业购货、汇出款项时,代理农业发展银行会计分录:
借:企业单位存款
××企业×××
贷:存放农行款项×××
农行的会计分录:
借:同业存放款项×××
贷:联行往帐×××
(二)贷款业务的核算
政策性贷款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按照国家要求,为保护促进农业基础产业的发展发放的贷款,是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营业务。
1.发放贷款时,会计分录:
借:××贷款
××企业×××
贷:企业单位存款
××企业×××
2.收回贷款时,会计分录:
借:企业单位存款
××企业×××
贷:××贷款
××企业×××
(三)系统内划拨款项的核算
系统内划拨款项是指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及上下级行之间的资金借出、借入。
1.划出款项时,代理农业发展银行会计分录:
借:存放系统内款项
××发行×××
贷:存放农行款项×××
农行的会计分录:
借:同业存款款项×××
贷:联行往帐(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2.收到款项时,农行会计分录: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联行来帐)×××
贷:同业存款款项×××
代理农业发展银行会计分录:
借:存放农行款项×××
贷:系统内存放款项×××
(四)呆帐准备金提取的核算
1.呆帐准备金按划转日划转过来的各项贷款余额和年1%的比例进行差额补提。提取时作会计分录:
借:其他营业支出----呆帐准备支出×××
贷:呆帐准备金×××
贷:××利息收入 ×××
实际收回利息时,会计分录:
借:企业单位存款
××企业×××
贷:应收利息×××
2.不计提应收利息的核算,按实际收回利息直接入帐,会计分录:
借:企业单位存款
××企业×××
贷:××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
(五)利息支出的核算
1.计提应付利息的核算
计提时,会计分录:
借: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实际支付时、会计分录:
借:应付利息×××
贷:××存款(或××存放款项)×××
2.不计提应付利息的核算,以实际支付的利息直接列帐。会计分录:
借: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
贷:企业存款
××企业×××
(六)费用支出的核算
费用的核算,以实际支付的费用直接列支,会计分录:
借:业务管理费
××费用支出×××
贷:存放农行款项(或存放同业款项)×××

四、农业银行(代理行)与农业发展银行资金的清算
(由于农业银行划转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和农业银行代理)发展银行业务,必然要产生资金的相互占用,因此在划帐时和日常业务代理时定期或随时进行清算。
(一)帐务分设时的资金清算
1.农行方面的帐务处理,农行在划转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时均以“存放同业款项”或“同业存放款项”作为平衡科目,划转后反映“存放同业款项”科目余额,表示替农业发展银行垫付了资金。清算时可采取上划清算的办法,“上划”是基层农行机构将“存放同业款项”余额,通过系统内上划上级行,由上级行与同级农业发展银行进行清算。
(1)农行下级行向上级行上划时,作会计分录:
借:联行往帐(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存放同业款项×××
(2)农行上级行接到下级行划来凭证时,作会计分录:
借:存放同业款项×××
××农行
贷:联行来帐(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3)农行上级行与同级农业发展银行清算,收到农业发展银行划来的款项时,作会计分录: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存放同业款项×××
××农行
2.农业发展银行(代理行)方面的帐务处理
农业发展银行(或代理行)对刚刚分设出来的政策性业务核算是以“存放农行款项”和“农行存放款项”作为平衡科目的,分帐时,农业发展银行(或代理行)应首先将两个科目相互对冲,将较小的一方转销。差额反映在“农行存放款项”科目,余额在“贷方”。农业发展银行拨给农业银行清算资金时,作会计分录:
借:农行存放款项×××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二)日常代理业务的资金清算
代理行与农业发展银行发生资金相互占用时要进行清算,清算可采用定期清算,5天一清算或10天一清算,有条件的地方,亦可随时清算。清算时帐务处理可比照“帐务分设时的资金清算”方法处理。
五、本办法自1994年6月30日起实施。未尽事宜请参照《金融财会制度》和《中国农业银行会计核算办法》。各行可根据此办法制定实施办法报总行备案。

附件: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会计科目表
--------------------------
--------------------------
--------------------------------------------------------------------------------
|序号|科目代号| 科目名称 ||序号|科目代号| 科目名称 |
|----|--------|--------------------||----|--------|--------------------|
| | 一 | 资 产 类 || | 二 | 负 债 类 |
|1 |101 |现金 ||29|201 |企业单位存款 |
|2 |102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30|202 |向中央银行借款 |
|3 |103 |缴存中央银行存款 ||31|203 |农行存放款项 |
|4 |104 |存放农行款项 ||32|204 |同业存放款项 |
|5 |105 |存放同业款项 ||33|205 |系统内存放款项 |
|6 |106 |存放系统内款项 ||34|206 |国家专项存款 |
|7 |107 |国家专项储备贷款 ||35|207 |境外筹入资金 |
|8 |108 |粮棉油收购贷款 ||36|208 |发行债券 |
|9 |109 |其他农副产品收购贷款||37|209 |委托存款 |
|10|110 |粮棉油调销贷款 ||38|210 |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 |
|11|111 |粮棉油初加工贷款 ||39|211 |应付利息 |
|12|112 |农林牧水基建技改贷款||40|212 |其他应付款 |
|13|113 |扶贫专项贴息贷款 ||41|213 |应付工资 |
|14|114 |扶贫贷款 ||42|214 |应付福利费 |
|15|115 |农业综合开发贷款 ||43|215 |应交税金 |
|16|116 |其他贷款 ||44|216 |预提费用 |
|17|117 |委托贷款 || | 三 | 所有者权益类 |
|18|118 |呆帐准备金 ||45|301 |实收资本 |
|19|119 |应收利息 ||46|302 |公积金 |
|20|120 |坏帐准备金 ||47|302 |公益金 |
|21|121 |其他应收款 ||48|304 |本年利润 |
|22|122 |固定资产 ||49|305 |利润分配 |
|23|123 |累计折旧 || | 四 | 损 益 类 |
|24|124 |固定资产清理 ||50|401 |贷款利息收入 |
|25|125 |在建工程 ||51|402 |其他营业收入 |
|26|126 |无形资产 ||52|403 |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
|27|127 |递延资产 ||53|404 |营业外收入 |
|28|128 |待处理财产损益 ||54|405 |存款利息支出 |
| | | ||55|406 |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
| | | ||56|407 |业务管理费 |
| | | ||57|408 |其他营业支出 |
| | | ||58|409 |税金及附加 |
| | | ||59|410 |营业外支出 |
--------------------------------------------------------------------------------

附件: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损益明细表
----------------------------
----------------------------
----------------------------------------------------------------------------------------------
| 科目及帐户 |收入| 科目及帐户 |支出| 科目及帐户 |支出|
| 名 称 |金额| 名 称 |金额| 名 称 |金额|
|------------------------|----|------------------------|----|--------------------|----|
|401.贷款利息收入 | |405.存款利息支出 | |18.安全防卫费 | |
|------------------------|----|------------------------|----|--------------------|----|
|1.储备贷款利息收入 | |1.企业单位存款利息支出| |19.低值易耗品摊销| |
|------------------------|----|------------------------|----|--------------------|----|
|2.收购贷款利息收入 | |2.金融债券利息支出 | |20.递延资产摊销 | |
|------------------------|----|------------------------|----|--------------------|----|
|3.调销加工贷款利息收入| |3.专项存款利息支出 | |21.资产修理费 | |
|------------------------|----|------------------------|----|--------------------|----|
|4.基建技改贷款利息收入| |4.其他存款利息支出 | |22.绿化费 | |
|------------------------|----|------------------------|----|--------------------|----|
|5.扶贫贷款利息收入 | | | |23.其他费用 | |
|------------------------|----|------------------------|----|--------------------|----|
|6.综合开发贷款利息收入| | | | | |
|------------------------|----|------------------------|----|--------------------|----|
|7.其他贷款利息收入 | |406.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 | |
|------------------------|----|------------------------|----|--------------------|----|
| | |1.向人行借款利息支出 | |408.其他营业支出| |
|------------------------|----|------------------------|----|--------------------|----|
| | |2.农行存放款利息支出 | |1.手续费支出 | |
|------------------------|----|------------------------|----|--------------------|----|
|402.金融机构往来收入| |3.其他行存放款利息支出| |2.业务宣传费支出 | |
|------------------------|----|------------------------|----|--------------------|----|
|1.存人行款项利息收入 | | | |3.业务招待费支出 | |
|------------------------|----|------------------------|----|--------------------|----|
|2.存农行款项利息收入 | |407.业务管理费 | |4.呆帐准备支出 | |
|------------------------|----|------------------------|----|--------------------|----|
|3.存其他行款项利息收入| |1.工资 | |5.坏帐准备支出 | |
|------------------------|----|------------------------|----|--------------------|----|
| | |2.职工福利费 | |6.固定资产折旧支出| |
|------------------------|----|------------------------|----|--------------------|----|
|403.其他营业收入 | |3.工会经费 | | | |
|------------------------|----|------------------------|----|--------------------|----|
|1.手续费收入 | |4.教育经费 | |409.税金及附加 | |
|------------------------|----|------------------------|----|--------------------|----|
|2.贷款利差补贴收入 | |5.公杂费 | |1.营业税 | |
|------------------------|----|------------------------|----|--------------------|----|
| | |6.邮电费 | |2.城建税 | |
|------------------------|----|------------------------|----|--------------------|----|
|404.营业外收入 | |7.印刷费 | |3.其他税及附加 | |
|------------------------|----|------------------------|----|--------------------|----|
|1.罚款收入 | |8.水电费 | | | |
|------------------------|----|------------------------|----|--------------------|----|
|2.其他收入 | |9.租赁费 | |410.营业外支出 | |
|------------------------|----|------------------------|----|--------------------|----|
| | |10.差旅费 | |1.出纳短款支出 | |
|------------------------|----|------------------------|----|--------------------|----|
| | |11.会议费 | |2.资产损失净支出 | |
|------------------------|----|------------------------|----|--------------------|----|
| | |12.外事费 | |3.院校经费支出 | |
|------------------------|----|------------------------|----|--------------------|----|
| | |13.法律事务费 | |4.其他支出 | |
|------------------------|----|------------------------|----|--------------------|----|
| | |14.劳动保护费 | | | |
|------------------------|----|------------------------|----|--------------------|----|
| 收入小计 | |15.取暖费 | | 支出小计 | |
|------------------------|----|------------------------|----|--------------------|----|
| 纯 损 | |16.财产保险费 | | 纯 益 | |
|------------------------|----|------------------------|----|--------------------|----|
| 合 计 | |17.劳动保险费 | | 合 计 | |
----------------------------------------------------------------------------------------------

附件:三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
农业发展银行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四大类。
一、资产类科目(代理行使用部分)
103.缴存中央银行存款。核算农业发展银行按规定范围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款项。
104.存放农行款项。核算存放在农业银行的款项。本科目按存放单位设置明细帐。
106.存放系统内款项。核算存放或拆放系统内其他行的款项。本科目按资金种类和存放单位设置明细帐。
107.国家专项储备贷款。核算发放的粮食、棉花、食油、猪肉、食糖、烟叶、羊毛等国家专项储备贷款。本科目按贷款种类和贷款户设明细帐。
108.粮棉油收购贷款。核算发放收购粮食、棉花、油料贷款。本科目按贷款种类和贷款户设明细帐。
109.其他农副产品收购贷款。核算发放的除粮棉油之外的收购贷款,本科目按贷款种类和贷款户设明细帐。
110.粮棉油调销贷款。核算发放调销粮棉油贷款。本科目按贷款种类和贷款户设明细帐。
111.粮棉油初加工贷款。核算发放粮、棉、油加工企业的贷款。本科目按贷款种类和贷款户设置明细帐。
112.农林牧水基建技改贷款。核算发放用于农、林、牧、水利等技术改造、基本建设专项贷款。本科目按贷款种类和贷款户设明细帐。
113.扶贫专项贷款。核算发放的用于重点贫困县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本科目按贷款种类和贷款户设明细帐。
114.扶贫贷款。核算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贷款及贫困县县办工业、专项贷款。本科目按贷款种类和贷款户设明细帐。
115.综合开发贷款。核算发放的用于农业重点综合开发项目的贷款。本科目按贷款种类和贷款户设置明细帐。
116.其他贷款。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政策性贷款。本科目按贷款种类和贷款户设置明细帐。
117.委托贷款。核算发放的政府机构委托的贷款。本科目按委托机构和委托种类设明细帐。
118.呆帐准备金。核算按规定提取的呆帐准备金。
119.应收利息。核算发放各项贷款当期应收到而未收到的利息。列入催收的贷款不再计算应收利息。本科目按欠息的贷款种类和贷款户设置明细帐。
120.坏帐准备金。核算按规定提取的坏帐准备金。
二、负债类科目(代理行使用部分)
201.企业单位存款。核算与政策性贷款相对应的企业存款。按存款企业单位设置明细帐。
203.农行存放款项。核算农业银行存入农业发展银行的款项。本科目按存放单位设置明细帐。
205.系统内存放款项。核算系统内各行存入或拆入的款项。本科目按存款种类和存入单位设置明细帐。
206.国家专项存款。核算国家政府部门的专项存款。本科目按存款部门设置明细帐。
207.境外筹入资金。核算农业发展银行代表国家从境外筹入的用于国家指定项目的资金。筹入外币时,按折合后的人民币计帐。
208.发行债券。核算为筹集资金向社会发行的金融债券。本科目按债券种类和期限设明细帐。
209.委托存款。核算接受政府机构用于委托贷款而存入的款项。本科目按委托机构设明细帐。
210.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核算待解付的款项及异地收购单位的临时存款。本科目按存款单位设置明细帐。
211.应付利息。核算吸收的各项存款及各项借款当期应支付而未付的利息。
215.应交税金。核算应交而尚未缴纳的税金。
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代理行使用部分)
301.实收资本。核算农业发展银行实际收到的资本。
304.本年利润。核算在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年终转入利润分配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305.利润分配。核算按规定分配的利润或应弥补的亏损。
四、损益类科目(代理行使用部分)
401.贷款利息收入。核算发放的各项贷款利息收入。本科目按贷款种类设置明细帐。
402.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核算在人民银行及其他专业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本科目按收入项目设置明细帐。
403.其他营业收入。核算除贷款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之外的营业收入。本科目按收入项目设置明细帐。
404.营业外收入。核算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本科目按收入项目设置明细帐。
405.存款利息支出。核算付给企业单位的存款利息支出。本科目按支出项目设置明细帐。
406.金融机构往来支出。核算支付给人民银行借款利息及支付其他专业银行存放款项利息。本科目按支出项目设明细帐。
407.业务管理费。核算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本科目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帐。
408.其他营业支出。核算除贷款利息支出、金融机构往来支出、业务管理费之外用于营业性的支出。本科目按支出项目设置明细帐。
410.营业外支出。核算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本科目按支出项目设置明细帐。
附件:四 关于划转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科目归属对照表
--------------------------------------
--------------------------------------
--------------------------------------------------------------------------------------
| 农业银行 | 农业发展银行 |
|----------------------------------------|----------------------------------------|
|划转项目及会计科目 | 划转内容说明 |接收项目及会计科目 | 核算内容说明 |
|--------------------|------------------|--------------------|------------------|
| 一、各项贷款 | | 一、各项贷款 | |
|--------------------|------------------|--------------------|------------------|
|721.农副产品收购|划转其中的粮食、 | |核算粮食、食油、棉|
|贷款 |棉花、食油、猪肉、|107.国家专项储备|花、猪肉、食糖、烟|
|740.逾期贷款 |食糖、烟叶、羊毛等|贷款 |叶、羊毛等国家专 |
|741.催收贷款 |七个品种国家专项 | |项储备贷款。 |
| |储备贷款。 | | |
|--------------------|------------------|--------------------|------------------|
|721.农副产品收购|划转其中的粮食系 | | |
|贷款 |统的粮油收购贷 |108.粮棉油收购贷|核算粮、棉、油收购|
|740.逾期贷款 |款、供销社系统和 |款 |企业用于收购粮、 |
|741.催收贷款 |新疆建设兵团的棉 | |棉、油贷款。 |
| |花收购贷款。 | | |
--------------------------------------------------------------------------------------
(续)
--------------------------------------------------------------------------------------
| 农业银行 | 农业发展银行 |
|--------------------------------------|------------------------------------------|
|划转项目及会计科目 | 划转内容说明 | 接收项目及会计科目 | 核算内容说明 |
|--------------------|----------------|----------------------|------------------|
| | |109.其他农副产品 |核算除粮、棉、油之|
| | |收购贷款 |外的其他农副产品 |
| | | |收购贷款 |
|--------------------|----------------|----------------------|------------------|
|721.农副产品收购| | |核算粮、棉、油等专|
|贷款 |划转其中的粮食系|110.粮棉油调销贷 |项储备及粮、棉、油|
|740.逾期贷款 |统的粮油调销贷款|款 |等收购的调销贷 |
|741.催收贷款 | | |款。 |
|--------------------|----------------|----------------------|------------------|
| |划转其中的粮食系| | |
|724.工业短期贷款|统所属的粮油企业| | |
|740.逾期贷款 |加工贷款。供销社|111.粮、棉、油加工|核算用于粮、棉、油|
|741.催收贷款 |系统和新疆建设兵|贷款 |加工企业的贷款 |
| |团棉花初加工贷 | | |
| |款。 | | |
|--------------------|----------------|----------------------|------------------|
| | |112.农林牧水基建 |核算国家确定的小 |
| | |技改贷款 |型农林牧水利基 |
| | | |建、技改专项贷款。|
--------------------------------------------------------------------------------------
--------------------------------------------------------------------------------------
|728.扶贫贷款 |划转其中的国务院|113.扶贫专项贴息 |核算用于重点贫困 |
|740.逾期贷款 |确定的扶贫专项贴|贷款 |县的扶贫专项贴息 |
|741.催收贷款 |息贷款。 | |贷款。 |
|--------------------|----------------|----------------------|------------------|
| | | |核算用于老、少、 |
| | |114.扶贫贷款 |边、穷地区发展经 |
| | | |济贷款及贫困县县 |
| | | |办工业贷款。 |
|--------------------|----------------|----------------------|------------------|
|730.农业长期贷款|划转其中国务院确|115.农业综合开发 |核算用于农业综合 |
|740.逾期贷款 |定的土地治理与开|贷款 |开发项目的贷款。 |
|741.催收贷款 |发贷款 | | |
|--------------------|----------------|----------------------|------------------|
| | |116.其他贷款 |核算除上述以外的 |
| | | |其他政策性贷款。 |
|--------------------|----------------|----------------------|------------------|
|二、其他资产 | |二、其他资产 | |
|--------------------|----------------|----------------------|------------------|
|767.委托及代理资|划转其中的已委托| |核算政府部门委托 |
|产业务 |发展银行代理的贷|117.委托贷款 |用于专项开发、限 |
| |款部分 | |额委托贷款等 |
|--------------------|----------------|----------------------|------------------|
| |划转其中的按规定| |核算按规定提取的 |
|742.贷款呆帐准备|划给农业发展银行|118.呆帐准备金 |呆帐准备金 |
| |部分。 | | |
|--------------------|----------------|----------------------|------------------|
| |划转其中的随人员| |核算农业发展银行 |
|781.固定资产 |划给农业发展银行|122.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 |
| |固定资产原值部 | | |
| |分。 | | |
--------------------------------------------------------------------------------------
(续)
--------------------------------------------------------------------------------------
| 农业银行 | 农业发展银行 |
|--------------------------------------|------------------------------------------|
|划转项目及会计科目 | 划转内容说明 | 接收项目及会计科目 | 核算内容说明 |
|--------------------|----------------|----------------------|------------------|
| |划转其中的随人员| |核算农业发展银行 |
|782.累计折旧 |划给农业发展银行|123.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已提累计 |
| |对应固定资产的已| |折旧部分。 |
| |提折旧部分。 | | |
|--------------------|----------------|----------------------|------------------|
| |划转其中的按一定| | |
| |需要划给农业发展| |核算农业发展银行 |
|792.递延资产 |银行资产家具用具|127.递延资产 |应摊销未摊销的费 |
| |等递延资产对应的| |用。 |
| |未摊销部分。 | | |
|--------------------|----------------|----------------------|------------------|
|三、负债 | |三、负债 | |
|--------------------|----------------|----------------------|------------------|
| |划转其中的按规定|201.企事业单位存 |核算在农业发展银 |
|801.活期存款 |划给农业发展银行|款 |行开户企事业单位 |
| |的企业存款 | |的存款 |
|--------------------|----------------|----------------------|------------------|
|847.委托及代理负|划转其中的已委托| |核算政府部门用于 |
|债业务 |农业发展银行代理|209.委托存款 |专项开发、限额委 |
| |的存款部分 | |托贷款的存款 |
|--------------------|----------------|----------------------|------------------|
|四、资本金 | |四、资本金 | |
|--------------------|----------------|----------------------|------------------|
| |划转其中的按一定| | |
|901.实收资本 |数额划给农业发展|301.实收资本 |核算农业发展银行 |
| |银行信贷基金部 | |的实际资本金 |
| |分。 | | |
--------------------------------------------------------------------------------------